承遗风古训 传中华苗刀 2023贵州省中华苗刀教练员培训班在清镇举行
为推广武术文化遗产项目中华苗刀,推进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,7月5日至7日,由贵州省武术协会主办,各市(州)武术协会承办的2023年贵州省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:中华苗刀教练员培训班”在清镇举行,来自全省近30名武术爱好者参加,在中华苗刀代表性传承人徐影的教授下,学习掌握苗刀技法,领悟苗刀奥义。
长约五尺的苗刀,因刀身修长形似禾苗而得名。习练者手持苗刀,辗转连击、疾速凌厉,身催刀往、势如破竹。明朝时期因承载着抗击倭寇使命而演变来的苗刀,在抗倭战场上屡建奇功,见证着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,也成为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,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。
此次培训由中国武术七段、国际苗刀联合会中国贵州分会会长、贵州省武术协会名誉副主席、贵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“苗刀武术”代表性传承人徐影担任导师。通过精心的指导,让学员掌握苗刀技法,体悟民族精神。徐影表示,被视作“百兵之帅”的刀,一直是历代兵家重视的武器。而苗刀更以精美的形制、凌厉的刀法,傲然于武术器械之中。习练苗刀时从中感悟到的民族气节,以及攻防内涵,让人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在徐影看来,以中华苗刀等为典型的中国武术,将攻防格斗与健身娱乐、文化传承结合在一起,成为现代体育中独树一帜的存在,形成全民健身多元化不可或缺的部分。哪怕在技击对抗意味已然淡化的如今,武术以其对传统文化、民族精神的承袭,以及对身心的双重锤炼,依旧拥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。此次培训以“承遗风古训,传中华苗刀”为主题,目的便在于为苗刀项目在我省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储备专业人才,更好地促进和推广武术运动,为我省全民健身注入能量与活力。
“留住文化根脉,守住民族之魂,就要善于把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,其中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专业人才团队。协会希望通过举办教练员培训班,不断完善项目教练员队伍建设,加强教练员队伍管理,提高教练员执教能力,让非遗文化在专业队伍的带领下,更好地融入群众的生活。”贵州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李员表示。
学习过程中,学员们无不为苗刀的气势所震撼。“昔日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西北军大刀队,用苗刀抵御外敌,其所展现的民族精神,成为中国武术史上的一座丰碑。习练苗刀技法的同时,亦从中感悟坚韧的民族气节,磨炼坚韧勇猛的意志。”已经跟随徐影学习苗刀6年有余的王玉成,直言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无尽的益处,更志在将苗刀项目向身边人推广。
来自紫云的学员王勇经营着一家自己的武馆,当初通过视频了解到中华苗刀的他,迅速被武者耍刀时威风的气势所吸引。恰逢此次教练员培训班的举办,王勇立即报了名。“之前学习过一些武术器械,但都没有苗刀这么有气势。它兼备刀、枪、棍几种兵器的特点,学一而通百,非常实用。”王勇表示,学成后将回到家乡紫云积极推广中华苗刀项目,让更多人在掌握一门防身技的同时,传承中华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