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建动态

赓续红色记忆 ,汲取奋进力量 ,助力乡村振兴

2023-09-19

阅读次数:1120

在“全国武术之乡”清镇市体验组织生活 ,调研武术进乡村 赓续红色记忆 ,汲取奋进力量 ,助力乡村振兴

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102 周年,重温党的光辉历史,结合乡 村振兴工作,7 月 1 日,贵州省武术协会与清镇市武术协会开展“赓 续红色记忆,汲取奋进力量,助力乡村振兴”党 日系列活动,在“全 国武术之乡”清镇市体验组织生活,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峥嵘岁月, 缅怀革命先辈光辉事迹,继承弘扬革命精神,感受红色古镇传统文 化底蕴。 同时,调研如何发挥武术特殊功能,进农村用武术提高人 民群众身体素质,从而助推乡村振兴。

贵州省武术协会主席杨峻,常务副主席钟明英,副主席周小菊、 赵艳霞,名誉副主席刘磊,清镇市武术协会会长陈貔,秘书长周桂 华,副秘书长郑常伟,清镇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程家强等,近 20 名 党员、入党积极分子及骨干参加活动。

上午十点半起,武协老师们参观卫城镇贺龙广场, 当地文联的文史专家程家强等,给大家介绍了卫城的历史和曾经的辉煌,尤其是红军经过清镇留下的革命故事和精神。

赓续红色记忆 ,汲取奋进力量 ,助力乡村振兴

武协一行车辆沿鸭池河两岸驶行,夏天的鸭池河水位明显下降, 但是这并不影响鸭池河的险要壮观近展眼前, 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就 是从这湍急惊险处强渡的。

鸭池河渡口位于清镇与黔西交界处,两岸山高崖绝,陡峭的山 崖高达数十丈,是贵阳通往黔西北的交通要道, 当时的交通往来全 靠木船摆渡。红军面临和面对的困难是极其危除,摆在他们面前的 既有天险,更有敌人的围追堵截。强渡鸭池河的战略意义,一是在 黔大毕建立新的根据地。为了达成这个目的,先是佯攻贵阳,然后 又做出北渡乌江的态势,这样乌江以北的敌军就被牢牢地钉在乌江 以北,贵阳周边的敌军就被牢牢地锁在了贵阳周边,造成了清镇市 到鸭池河之间的敌军守备空虚,才能顺利渡过鸭池河。

1936 年 2 月 2 日凌晨 4 时,先期抵达鸭池河的红军侦察队全俘 了敌保警卫队,并消灭了东岸一个连的守军,迅速控制了鸭池河渡 口。与此同时,分兵一部从下游铁索屯绕道西岸大小关敌后,准备 夹击守敌,为主力部队过河作好了接应。上午,主力部队赶到,强 渡鸭池河的战斗正式打响,在六师的火力掩护下,侦察队前后夹击, 西岸敌军溃败逃走,强渡鸭池河的红军勇敢机智地用木板搭建浮桥, 成功从古渡口强渡,为后续部队过河扫清了障碍,为红军二、六军 团转战黔西北拉开了序幕……

党旗的照耀和引领,省武协一行人瞻仰了红军强渡鸭池河天险 纪念碑,凭吊红军先烈,敬献花圈,重温入党誓词。

赓续红色记忆 ,汲取奋进力量 ,助力乡村振兴

老师们还前往当地坪寨村参观耕读书屋,与坪寨村干部群众座 谈。卫城镇耕读书屋创办人周光俊讲述了卫城的红色革命历史,介 绍了卫城的悠久武术文化底蕴。在会上,陈貔老师汇报清镇市武术 协会历届以来的工作发展情况: 自协会 2013 年换届以来,成立了武 术专委会,积极开展武术进乡村的工作,在各乡镇建立武术指导站, 在政策上,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《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》 以及 乡村振兴的文件精神, 曾给各乡镇下发了武术服务乡村的文件。在 举措上,成立武术进乡村工作小组,制定总体工作规划,参与义务 教学,大力开展武术对乡村教学的研究与指导,编写武术的教学教 案,建立武术段位的教练团队,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与记录。

杨峻主席发言说,感谢协会党组织组织了哲学活动,使大家接 受了革命传统教育,体会了红色文化对协会工作的指导作用。他充 分肯定清镇市武术协会所做的工作,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三要求: 一、清镇市武术文化历史悠久,要继承和发扬好红色文化、武术文 化,提高武术之乡的引领作用。特别要强力推动武术六进工作,尤 其是武术进学校、进乡村、进社区,要选基础条件好、群众热爱武 术的村作为试点, 由省武协选派老师到清镇培训教练,教练进村教 授武术,提高村民群众的身体素质,助推乡村振兴工作。二、要选 好适合村民群众的武术项目。 比如,老年人可以练太极拳、健身气 功等;年轻人、少年儿童可以练他们喜欢的项目,这样针对性强, 群众喜欢,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三、要向政府相关领导、 管理部门汇报,让他们了解我们开展的工作, 以取得他们的支持。

同时发动村的党员成为练武术的积极分子, 由此带动群众,真正形 成轰轰烈烈的全民健身运动。